为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科学文化素质,吉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于4月20日晚间开展第十六期“明德研工”论坛活动。本次论坛由yh533388银河协办,邀请到yh533388银河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于海洋老师担任主讲嘉宾,进行了题为“决策为什么失败——宣和北伐到靖康之耻的决策反思”的学术分享。论坛由yh533388银河宫笠俐教授主持,吉林大学校内外近三百名师生参与了本次线上讲座。
讲座开始,于海洋教授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史论中对于宣和北伐决策失败的三种解释,即变法乱政说、决策失误说、执行失败说,认为这三种传统假设的解释力不足且均存在缺陷,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宋徽宗朝战略决策的复杂历史背景,难以解释整个决策和实践过程。因此,于老师认为,后人由果推因的总结并不能对当时军事和外交决策做出切实反思,需要引入新的理论工具重新探讨宣和北伐的决策过程,有助于对宣和时代的宋金关系进行有价值的分析。
基于此,于海洋教授利用前景理论尤其是参考依赖学说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宣和北伐的决策过程,为理解灾难性的决策如何产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前景理论相对于预期效用理论的经济理性假定,最大特点是依据“风险倾向”和参考点做出决策。北伐的参考点在于光复汉唐旧疆,但是这违背了前景理论考虑近期现状的判断。于老师从北宋的历史悲剧中进行了理论反思,认为前景只是经济理论,而现实的国家更为复杂,在决策时可能同时处于收益和损失状态,继而提出理论修正,认为国家还具有隐性参考点且多种认知会出现复合参考。北宋自立国以来赢得的战争有限,控制战争风险和成本成为内嵌于北宋的隐性参考点。于海洋教授最后总结,认为复合参考依赖为理解决策集团缺陷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观察视角,意味着国家战略的统一性和聚焦性出现矛盾。如果隐性参考点成为“决策迷雾”,则需要考虑具体情境来克服参考点转换停滞现象。
在互动环节中,宫笠俐教授就如何衡量和评估一国的受益与受损状况进行发问,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引导师生深入交流。随后同学们针对北宋澶渊之盟是否具有类比性、南宋是否从北宋失败中汲取教训及南宋为何仍要联蒙灭金等问题,积极踊跃地同于海洋教授展开探讨。于老师详尽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提到了参考点转换困境、多角度分析决策问题等,让大家收获颇丰。
活动尾声,宫笠俐教授对于海洋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认为于老师的研究成果为分析“灾难性”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表示这种通过修正西方理论模型来分析中国具体史实的研究范式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次学术讲座兼具历史感与创新性,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富有启发意义。通过此次学习,同学们对北宋的战略失败原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对于开拓研究思路大有裨益,并对于海洋教授深厚的研究积淀与学术造诣感到敬佩。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术活动以史明鉴,了解新的学术分析视角,激发学术创造力,增添学术思想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