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晚六点,本学期第三次求智读书会在东荣大厦1214举行,来自yh533388银河的部分学生参与了活动。本次读书会以沙龙形式进行,特别邀请到政治学系教授马雪松老师与行政管理系董伟玮老师作为嘉宾参与交流,主题为:“从会读到会写——科研的进阶”。读书会由yh533388银河国际政治系副教授姚璐老师主持。
首先由马雪松老师从四个方面对自身阅读写作的经验方法展开分享:其一,学术阅读应具有哪些能力?马老师指出,学术阅读不仅要读,更要基于阅读文献来进行创新性思考,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数据库与信息交流平台来实现知识的获取与扩展。其二,学术写作应具有哪些能力?马老师认为,可以通过日常杂记、读书笔记、研究心得的练习来提高写作能力,使论文写作更具逻辑性,实现严密结构的推导与形式语言的刻画。其三,如何建立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合理关系?马老师认为只有“会读”才能“会写”,“会读”之后“会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其四,如何在阅读和写作中积累学术经验,成为具有学术的人?马老师认为,写作“论文”是论述性的形式系统,“论”是一种演绎结构的推导能力,“文”是形式语言的刻画能力。
随后董伟玮老师指出当前学生在阅读写作中普遍存在的“想的太多、读的太少、写的更少”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求学经历提出了发展性建议。董老师认为本科期间阅读的内容应以专著为主,应在把握经典的同时兼顾前沿,不断提升自身归纳综合的能力。写作的过程是学习与模仿的过程,鼓励大家勤练习,养成批判精神。
接着由姚璐老师对以上两位老师的分享进行总结。姚璐老师认为前期的阅读积累是科研不可或缺的过程,知识积累之后才能进行所谓的进阶。从读到写是一个逻辑能力培养的严密过程,因而在学术写作中要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写作时还应在把握文章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的同时注意培养语言习惯。
接下来同学们对自身现存问题与疑惑向老师们进行请教。同学们分别提出了“如何读书”、“如何把握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如何修改论文”等问题。对此,老师们一一给出了详细解答。
针对读书技巧,老师们对自己的读书习惯进行分享,马雪松老师指出要时常温习已读旧书并不断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倡导“创造性阅读”,对书籍要点可进行摘抄,在摘抄中体现眼光与新的格局,塑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姚璐老师认为读一本书可将书籍先行浏览一遍后,再对每一章进行总结,并注入主观的体会与理解,要擅于通过做笔记与批注将书籍归纳整合。董伟玮老师认为可结合相关文献、学术史、思想史的介绍去寻求突破,着重读具有高影响因子的顶级理论期刊。
针对基本概念的把握,姚璐老师指出要学会“文献的发散”,即在阅读一篇权威文献后阅读更多的周边文献以此对概念进行深层次把握,并利用各类专业辞典来理解抽象概念。可结合英文原版著作与名著选读精编来掌握学科的核心内容与思想体系。除此之外,可通过找寻自身喜欢的领域、凝炼自己的学术兴趣来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
针对论文修改方法,马雪松老师指出“会写”的根本在于“会读”,建议同学们多读一些耐人寻味的书籍以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姚璐老师认为写作应重视文献综述,凝炼观点并展开述评。本科阶段的同学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自身设计提纲有一定困难,可提前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以获得老师专业化的指导意见。
针对上述问题,部分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方法。有同学建议可利用当代数据库的智能化服务,合理运用文献引用图谱、定期参加吉林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讲座等去提高自己文献检索与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同学分享了自己读书写批注、做笔记等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书本知识内化于心。
寒涅卡曾说:“自然赐给了我们知识的种子,而不是知识的本身。”通过本次读书会的交流与学习,同学们对阅读技巧、写作方法与思维训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科研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与认同,更在于思想的迸发与创新,我们只有勤学善思,才能在持续深化的智慧中实现真正的进阶。
最后,老师们和到场同学进行了合影,第七十三期读书会圆满结束。
肖晨卉
2019年4月29日